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从99元到9999元,老白茶价差百倍的背后,水分这么大吗?

[复制链接]

91

主题

12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发表于 2025-4-9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即便没有特意指明也不难察觉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区别对待的现象。
同样的一款商品,其中某款仅仅因为使用了粉色包装,定价就变得更高。
仔细检查又会发现,这些商品使用的原料和产品规格并没有太大差异。
只是因为带上了“女性专属”的标签,价格就在不声不响中悄悄上涨。
隐形支出的粉红税,让资本狂欢演变成了所谓的“性别特权”,逐渐形成了不公平的压迫。
如今依旧有不少商家,热衷用“爱己悦己”的观念逻辑作为挡箭牌,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愿再买账。
大家追求的并不是无底线的低价,而是希望每一分钱都能真正落到实处。
既然要追求平等,又何必刻意制造这类定价混乱的局面呢?
想起茶圈里,新白茶每年都有官方出台的指导价,为大家提供了相对明确的参考范围。
而老白茶却像是谜一样的存在,没有具体的价位区间,不仅能低至两位数,往高更是无上限。
同样是老白茶,为什么价格差距能被拉到如此之大?难道也有隐形操控的空间?
造成价格落差的个中缘由,还看接下来慢慢分析研究。
《2》
本身稀有的白茶,升值空间更可观。
每年春白茶上市,产量稀少的白毫银针总是格外受欢迎。
作为一年之中最早采摘的芽头茶,饱满芽头里蕴藏的养分最为丰富,营养价值高。
浓密白毫带来的大量茶氨酸,更是将春茶的清新鲜爽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很多从前习惯喝绿茶的茶友,转而尝试白茶时,在白毫银针身上总会找到一份熟悉的亲切感。
白茶的微发酵特性,使得它能够持续转化、越陈越香,大家买茶不只是为了当下品尝。
经验深厚的老茶客,更是会趁新茶上市的好时机精细挑选,根据预算多存一些。
要知道,品质优越、有一定年份的白毫银针,在市场上卖出五位数都不算稀奇事。
如果能自己多存一些,相对来说还能节省喝茶成本。
可同样是老白茶,为什么白毫银针的价格,会与同年份的白牡丹与寿眉相差巨大?
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
每年存下的茶叶数量有限,优质老白茶总是供不应求,更何况是新茶时期就被排在高端茶行列的白毫银针。
品相出众的老银针,在市场上难得一见,价值自然会随着年份增加而逐渐上涨。
要是价格和产量更高、更加常见的其他品类持平,很显然违背了市场规律,除非是品质上存在猫腻。
《3》
有各项成本在前,老白茶不可能太便宜。
就从当下来看,高山茶园里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春白茶的采摘工作。
采茶工人们不仅要采得快,更要采得准。
原料品相符合国标里的相应要求,才能精细挑选出来,进行后续的加工。
再说到加工,新鲜茶青采摘下来后,要及时送往茶厂萎凋,防止被闷坏。
薄摊薄晾讲究的正是“天时地利人和”,排出多余水分后,再低温慢烘,将茶叶内外烘透。
那场面极为养眼壮观,一切的背后却需要付出不少人力物力,前期成本就不低。
准备用于长期储存的茶,为了确保内质转化不受外界影响,总要准备专业的仓库。
除了仓库的基础租金,每个月还有设备维护和人工管理的费用支出。
众所周知,高温潮湿是引发茶叶过度发酵的最大元凶。
为了控制温度和湿度,单单是仓库空调和抽湿机一年产生的电费,就不是小数目。
如果茶掌柜的实力不够充足,也不敢在老白茶这一领域贸然投入。
当然,精打细算的商家在尽可能控制成本的同时,也会将这些费用平摊到价格上。
同样一款白茶,每年的价格都会持续上涨,绝不是茶掌柜在刻意炒高价格。
存茶时间越久,储存成本就越高,好茶总会让人收获得物有所值。
《4》
那些渥堆发酵的做旧茶,只是偷梁换柱的仿冒品。
在各软件上搜索“老白茶”,跳出的相关商品有些只要几十元,甚至标明有十年陈。
随意挑选几个热门产品一看,不仅发货地和福鼎丝毫不沾边,销量破四位数都是正常现象。
不排除商家刻意刷单的嫌疑,点进买家评价一看,也有不少不知情的圈外人掉入陷阱。
从照片里能真实看出,这些干茶多为咖啡色、黑褐色,没有半点绿色,体现不出任何自然陈化的痕迹。
再一看叶片粗老,茶梗像是小木棍,不仅用的原料极差,混入大量边角料,工艺也是简单粗暴。
借用渥堆暴晒等手段让茶叶过度发酵,看起来就像枯败的落叶毫无生机,达成做旧的外观效果。
正常白茶储存十年,都不可能由绿转黑,而这些劣质茶用不了三个月,就能轻松达成效果。
收购来的廉价茶青,本就不含多少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摧残,最终更是所剩无几。
有些消费者的想法很简单,几十块钱的价位不求有多丰富的香气滋味,只要喝着有茶味就行。
然而,要是他们真正见识到背后的小作坊环境,亲自闻到过生产车间的刺鼻气味,大概就能彻底打消念头。
脏乱环境里茶叶被随地堆在地上,碎料还要用扫把收集起来,留着再次利用。
也难怪圈内总是有人说,自己在老白茶里喝到了头发、烟头等不属于茶叶的杂物。
这些做旧茶,再便宜也不能买,完全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老白茶。
用沸水洗过多少遍,都难以去除深藏的有害物质与污浊。
《5》
老白茶的价格差距,本质上属于价值与价格的博弈。
优质茶的贵,贵在稀缺性和转化潜力。
而做旧茶的便宜,就便宜在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
如今喝老白茶,要么花时间自己存,要么花钱买别人的时间。
市场永远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定律,所谓的高年份低价茶,注定会是一场不长久的骗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80后论坛 ( 闽ICP备14005074号-1|闽公网安备35010402350191号 )

GMT+8, 2025-5-14 20:33 , Processed in 2.1193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