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要想进步,重要的一定是有深度思考的习惯,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如果你不思考,生活会替你安排路径;你不练习思考,最后只能接受别人的判断。
这就是我目前不赞同小学,初中就介入AI的原因。
没有深度思考的人,做决定靠情绪,看世界只看表面,容易被带节奏,
也很难真正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你会发现自己看了很多、刷了很多,但脑子里没有东西留下
——因为你只是输入,但从未拆解。
那有没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学会真正思考?
我自己亲测有效的方法是:
通过持续书写训练深度思考力,去写出自己脑子里到底有什么。
怎么做?
1、先让自己的思绪漫游,再聚焦
别一开始就让自己写多深刻的想法,刚开始就可以先随手写下今天经历了什么、最近在想什么、看到什么引发了注意。
写着写着,你会发现:
有些点是重复出现的,有些话是你真正关心的,这就是你的聚焦入口。
2、抛出问题,进入思考
从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什么?开始写,尝试列出3-5个相关视角:
- 我对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看法是…
- 为什么它让我纠结?
- 我有没有读过什么资料支持/挑战这个观点?
-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最坏会发生什么?
你不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逼自己写出一层再一层。
3、走神就重启
中途走神没关系,意识到就回到开头的问题,继续写。
你写着写着会突然发现:
原来你脑子里那个绕不清的问题,可以被你写成了3点逻辑,
那个模糊的念头,可以被写成了一条内容结构。
写的过程,就是你把认知拆解、组合、内化的过程。
这个方法的好处不仅仅是让你思考更深,还有很多附加好处,
你开始可以把大问题拆成小问题,能更清楚知道自己卡在哪一步,
在讲述、表达、写内容时会更有结构和底气,
你写多了也会自动形成结构化表达的能力,反过来还能提升写作、沟通、总结力。
————
最后,深度思考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你可以把它变成每天都能训练的能力。
慢慢你会拥有一种思维习惯:
遇到问题,不是情绪反应,而是自我拆解。
|
|